《江苏省广告条例》5月1日起施行,其中的第23条备受关注:“未经移动通信用户同意,不得向其发送包含广告内容的短信息。”这是全国首次以地方立法的形式,规定未经许可禁发广告短信。
各种广告不分时段,不请自来,令7亿手机用户不堪其扰。地方立法能否终结这一切?记者一个多月的调查结果难言乐观。根治由来已久的短信骚扰,法律需完善,而从电信运营商到监管部门,一管到底的决心更不可缺。
一个“黄金周”居然能发千万条
“我们有一两千家客户,一年代发广告上亿条!”6月23日,南京珠江路新世界中心,范利军向记者娴熟演示广告群发。
“一次性发10万条,到达率100%!每条价格开票6分5,不开票5分3。我们建好短信平台,你在账户中充值,编好短信,70个字以内,给我看看,没敏感内容,随到随发。自发也行。用这软件输入号段查找,几秒钟出来一万个号,再选中号码发送。”屏幕上滚过一串号码,他说是“1377095”开头的南京全球通号码。
广告短信怎么群发?卡发。用短信平台群发器(俗称“短信猫”)插上匿名普通手机卡(或虚拟卡)群发。短信末尾显示手机号码,能回短信,但打不通。无锡奇致短信张娣说,公司有1万多张虚拟卡,轮流使用;网关发。短信从运营商提供的端口走,末尾显示端口代码。
“网关发,内容要经运营商过滤,速度慢,价格贵两分钱。南京这家商场每月群发20万条广告,这1065开头的号码,一看就是移动高级会员端口,可信度高!”7月2日,南京非语信息科技公司经理钟义伟说,卡发无需过滤,速度更快,两小时能发10万条。
谁在掏钱群发广告?范利军破例点开客户日志,客户涉及房产、保险、商场、培训、娱乐等众多行业,地域以南京为主,覆盖全国。房产、培训又是大主顾。“这家一发就十几万条,每条6分5,不过一万元,按号段群发房产广告,有几个人买房,不就赚了?”去年8月,南京天元高考复读班几天发了十几万条招生短信。
上网输入“短信平台群发公司”,弹出600万条信息;加上“南京”,也有60万条!其红火可见一斑。业内人士透露,短信平台群发兴起数年,2007年前后,南京曾有上百家公司。此后,央视“3?15”晚会曝光垃圾短信,引发治理风暴,行业有所缩水,但南京仍有十几家公司,一年少说群发广告3亿条。它们有的经营电信增值业务,有的来自其他行业,有的则是地下作坊。“我们公司就叫‘万有力’!”6月23日,在南京未来城,王家祥告诉记者,他名片上印着“南京恒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商务经理”,办公室门上又写着“标网中国”。
披什么“马甲”,并不影响王家祥们赚钱。群发广告,赚钱靠跑量。国内卡发行价5分钱上下,剔除成本(含给运营商3分钱左右),每条可赚一分钱。网关发获利稍高。“暑期和黄金周是高峰期,从早到晚一天能发200万条!”范利军说,“我跟三大运营商合作,每月在各家完成500万条。”在南京来凤小区,钟义伟居家办公,一台电脑,一人干活,服务南京三四家客户,日子很滋润。他说,一个“黄金周”能发1000多万条,“去年有家房产商淡季10万元广告费快到期,拿来发短信,十块钱一条,赚大了!”
工信部12321举报受理中心年初调查表明,国内手机用户人均每周收到8.5条垃圾短信,占短信接收量的三分之一。据此测算,江苏5330万手机用户每周收到垃圾短信4亿多条,其中,省内外短信公司群发的广告占了大头。从短信公司到运营商,从广告业主到设备销售商,每条发出的广告都意味着利益,而亿万手机用户为此付出被骚扰的代价。南京雄狮国际大厦一家门店老板说,最近卖掉几十只“短信猫”,“480元一只。插上十几张卡,一小时能发500条。大公司买几只同时发。”
泄露个人信息竟成“增值业务”
“每条一毛!”6月23日,南京中山东路长发CFC中心,面对记者提出的群发10万条广告的生意,马冰似乎不动心。他所在公司代理群发南京房地产八成广告,“上半年做了600万元,有家房产商就出了100多万元。”
出价这么高,如何揽客?马冰打开电脑,一个个文件夹里藏着稀缺资源:70多万南京车主、10万金鹰VIP客户、300万南京移动VIP用户……有了这些电话号码,房产商就能变漫天撒网按号段群发为“精确打击”,只发目标客户,降低广告成本,提高成功概率。
“‘新支点’急死了,找我要号码群发十几万条,7分钱一条。”钟义伟“爱莫能助”:24万南京家长电话正给另一家暑期培训公司发广告,“都是竞争对手,不能同时给。”握有60万江苏“高端人士”电话资源的王家祥,把群发价停在5分8厘,不肯再让,“短信平台家家有,资源不是家家有。”
向广告主提供号码资源,已成短信平台群发行业流行的“增值业务”。记者随机调查11家南京短信公司,8家告知提供号码。钟义伟出具的“2010年6月版精准数据表”,竟有18类、1312万个电话号码:900万江苏手机用户、54万南京企业法人、40万南京小区业主、23万俱乐部会员、6.8万酒吧消费者……各家“数据库”还能精确查询。手机用户可按月话费分档查找,家长可按学校、年级搜索,企业法人则可按注册资金查找。“报个开车朋友,我能查到他开啥车!”马冰说。
精准数据,意味着精准骚扰。维美信息技术公司提供十多位车主名单,记者调查发现,从姓名到电话完全准确!“卖假发票的,卖房的,中奖的……一周收到几十条垃圾短信,受不了!”南京车主李兴银抱怨。
短信公司何以获取海量的个人信息?同天电子公司经理林云说,买信息的源头很多:银行、保险公司、房地产公司、网站……“一条个人信息,批发一分钱。”钟义伟认同此说,“全省中小企业法人30多万个,准确率高,而且随时更新。还有的号码跟客户换的。”
个人信息是国家明确保护的公民权,把号码资源当短信平台群发“增值业务”,必然扩大个人信息的需求,诱发更多的个人信息泄露与交易。良翰律师事务所梅世杰认为,这已构成“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”及“出售、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”。南工大法学院教授刘小冰认为,这侵犯了个人的隐私和安宁权。
来源: 新华日报
|